03-07
436672次
5人
16個
364個
4632人
424部
《譚氏門宗族譜》族堂遍竹觀處毛皂屋基湖廣衡州府景以詩銘:衡州灣灣像把弓,石鼓尖尖對岸峰。莫道衡州無景致,謂河江水蠟橫沖。又詩日:岸峰煙雨實堪夸,石鼓江山景秀華。桂花葉深龍現瓜,岳亭雪鴿鳥喧嘩。朱陵后洞詩千首,青草橋頭酒百家。醉看東州桃浪起,西湖又放白蓮花。舜生諸馮遷于負夏,文王生岐周遷于軍郢(“郢”楚國都城 今湖北省江陵縣北紀南城),爾等叔侄生于楚南(今湖南衡陽)遷移西蜀,存心傳流莫失根本以遺后伐。郡弘濃巴族序:系湖廣衡州府衡陽縣(湖南省衡州市)長平貳都,宗族應塘之設是我先人也,自元季兵焚之前不開外后,景德初年(1004年),子孫失散處不能復合,乃率族宗人并屋一所,應塘以奉先世祖宗,卜祭卜祀力四時祭祀,乃祖乃宗使之知其所,自應塘以業以祭塘修族譜,以明我氏昭穆之次,修家訓道,以子孫之則所,以繼前人之志也,焉子孫者當謹戒一叨替引之,幾庶可以不忝先人之意,后至鳳樂沖譚門宗族譜,肇自唐漢至宋,今有年矣,至今以來,子孫更改海桑,變易喪亂亡,沒各失其所屋盧田園盡,焉荊棘倘存,吾祖歸隱鄉間教訓子孫,人草所嘆無,吾平生志厚豈能無報乎,控夕間領父命,賤子孫,生不逢時,雖子孫立人賢愚不同,未識宗祖源流,千子派紀綱人倫之禮,為此,開寫使后世子孫不失,故云宗族以示后來之記矣。又子孫痛念,吾祖昇甫千九郎,生于唐宋初之間(公元960年),起家勤儉,前通歷英雄起辛一鄉,居應塘出身鳳樂沖結盧,因世代子孫之基業,繁衍奄代,買田地,塘捌百三十余畝,充當里長排車馬盈門,又能積德,于本里山坡橋共起屋三座,緣女婿彭九郎李庚,三弟不才,重名,奏告陳平樟,因此敗蕩田產,有壞家內起火,房屋盡成灰燼,創業傾蕩,子孫零落,幸存子孫性命,有山立竹園蒲,因惑前人起家創業,故時教誨子孫,閑時可記以為后人之念耳。入蜀族譜序人之最不可忘者、宗祖也,恭宗祖者,身之源也,身也者,宗祖之枝也,木本水源之道,亙古為列也,惟于小子安敢,未分其名,忽者耶維思。天地為判,是名混沌陰陽未分,基其名胚暉固未賞有人也,迨天開辟地以后,至寅運而生人焉,是吾祖始于此矣,迄今為一元之中,殊覺數余年,回思失之綿綿,慶螽斯之蟄蟄,若此者豈非辛與茍不注念祖宗是豈忘其本也,故古人有言,忘先先祖者無后其罪一同念及此而知譜,之宜修也明矣,所可悼者,始祖之前輩名號,是之不知一相傳,自吳自東若無確據噫,識其咎矣,余鑒此之失堂集注明原籍等項較原譜惟加詳焉,迨后指金繡梓以留后人伏望,后我生者尊祖敬宗收於視,此於譜有若宗器諒。祖宗亦其福汝余亦將德汝矣是以永遠為序。吾氏宗族,乃子孫散處川西蜀不能復合,今有譚鳳生由川地回楚抄寫族譜,故子孫失落班輩不清,抄此族譜永遠為據。自立族書之后遷楚(湖南衡陽)移蜀至于廣安州,叔侄兄弟或落業或創業耕種,不覺數十余年,奈天年不順,在于壬午年(1762年)遷移涪州落業黃家浩,適派親族一脈之源,以留楚蜀子孫班輩永遠為序。于乾隆四十七年(公元1782年)仲夏中浣吉亙抄。定元公初派字輩定、文、武、憲、宏、紹、德、光、寧、尚、達、學、土、庭、以、希、惟、朝、汝、啟、嘉、慶、安、樂、延、高、萬、鄉、良、塘、岐、右、天、本、位、思、明、隆、賢、志、、意、高,今有譚鳳生字紹川地回楚(湖南衡陽)抄寫族譜,因前人失落中間班輩不清又擬字派開列于下:字輩順序朝文汝希良,永紹承宗德,繼玉世棋昌,安邦樂太平。靜佐臣賢孝、志高慕才華、仁毅重千秋、衣錦萬年春。
作者:譚邦勝 回復:5 發表時間:2009-08-19 21:06:14
希望族人們看了重慶涪陵族譜后多提意見
作者:譚邦勝 發表時間:2009-08-19 21:08:47
感謝樓主分享!
作者:譚皓 發表時間:2010-03-20 13:58:17
參天之樹,必有其根;懷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為維護譚氏家族的榮耀和希望,把我們譚氏家族統一;建立一座共同的譚氏宗祠,統一譚氏族譜。好建議,好想法,我大力支持。(我是江西省全縣南逕的,我們的始祖是譚祁.....41世譚忠42世可奕 、43世守祿、44世武興有三子......45世譚頗、46世宏伸(頗公四子)......55世幫達.....56世朝老 57世應斗是我江西省全縣南逕的始祖,桃川譚氏弘農堂,始祖是,應斗公為一世:→二世月蒼→三世雙圭璋、圭馨→四世松九.....五思,六隆,七世至甫,八世仕、遷、崇、望、一、叔、以、昌、大、顯、維、德、必、光、其、宗、洪、啟、世、序......。我是22世其字輩的譚氏族員,譚進煉、QQ號446925230、電話14796781988
作者:115.148.103.* 發表時間:2011-07-01 18:43:37
同是重慶涪陵,字輩卻不同,我祖父原涪陵致韓鄉人,抗戰期間攜子移居酉陽龔灘,后破四舊,家譜被我父親燒毀,現尋根無著,常自苦惱。如有線索者望提供,自當去把家譜抄來,萬分感謝。涪陵致韓譚氏字輩排序如下:貴啟真國山 先明金嗣正 炳培宗善懷 德登顯達定 榮昌本克祥 家道永大振
作者:譚忠明 發表時間:2013-02-22 20:28:34
我們是重慶長壽譚姓,族譜只有:春金幫世有,碧克應先吉,座國能向云……求線索,QQ316163580
作者:譚五 發表時間:2013-02-28 13:13:09
重慶有“貴云長久遠”的嗎
作者:譚云東 發表時間:2014-01-07 21:17:01
我祖籍是彭水高谷的,字輩有:順世聯方遠,詩書永紹隆.....,由于爺爺出來后一直沒回去過,有知道者希告之,聯系電話:13881690591
作者:譚聯忠 發表時間:2014-02-07 12:07:07
據我族譜記載,祖籍:四川東道重慶府涪州長里一甲,地名野鴨池;字輩:朝文(廷)汝希良,永紹承宗德,繼玉世棋昌,安邦樂太平。譚世榮遷至貴州省遵義約百多年,尋求根源線索,QQ郵箱:974611407@qq.com
作者:61.243.34.* 發表時間:2017-01-30 18:24:18
涪陵區石沱鎮,我們字輩是(安邦定國)其他的要回老家看看,記不得了
作者:譚國強 發表時間:2017-03-20 00:07:31
注意: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、侵犯他人版權、辱罵、非法、有害、脅迫、攻擊、騷擾、侵害、中傷、粗俗、猥褻、誹謗、淫穢、灌水、種族歧視、政治反動、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。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,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。請慎重發表!網站穩定來之不易,大家一起努力,共建和諧社區!
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