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-08
61389次
2人
2個
13個
53人
4部
? 網上查到,“特勤”為古時突厥人一官號,掌內典機要,處理邦交,奉命名談判軍國大事,但不少古籍都將這一突厥官號寫作“特勒”。《周書?突厥傳》說:“大官有葉護,次設,次特勤,……凡二十八等,皆世為之”,而新舊兩《唐書》和《資治通鑒》等史籍中確將“特勤”之誤為“特勒”。司馬光《通鑒考異》一書中寫出“突厥子弟謂之特勒”。? 可見,勒與勤字外型相仿,很多有名的古書出現寫錯的現象。我推論,在古代各地的勤姓人由于長距離遷移,加上識字不多,將勤寫為勒,發生傳寫之誤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? 湖南瀏陽現有勤姓100多戶,他們保留著300多年前祖上傳下的老譜,譜中記載,勤姓祖輩發源于和州歷陽(現安徽省和縣,和縣古為歷陽,后改為和州,屬九江郡。),第一代始祖亮公從歷陽來到湖北房州任(現為房縣)府尹,當時唐中宗李顯被武則天廢掉太子,發配到房州當廬陵王,亮公按天子禮儀接待了李顯,后又輔助佐他當上了皇帝。中宗稱帝后,欲留亮公任宰相,亮公見中宗仍用武三思等奸臣,就拒絕當官,從房州隱退瀏陽養老,以享天年。來瀏后不久,亮公率子延公回到安徽和縣老家養至終,并號召瀏陽勤姓人,后代每戶必有一子孫要回和縣老家定居,以保持兩地聯系,據譜中記載,此做法相傳有200多年。? 勤思齊,和縣人,年輕時在歷陽山(今雞籠山)練武,武力過人,公元690年殿試中了武狀元,被武皇帝封為游擊將軍,鎮守邊關。勤思齊晚年時,也告老還鄉回和縣歷陽雞籠山老家,以度晚年。100年后,詩人李白(當時也被發配到離和縣不遠的地方,即馬鞍山市當涂縣當官)參拜勤將軍府,寫下了一首詩《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》,以追憶老將軍的忠厚為人的高尚品德。同朝代的和縣籍詩人張籍也為勤將軍寫了一首詩,即《勤齊》,由于歷史原因,沒有保存下來。唐朝詩人許渾也有一首詩,即《題勤尊師歷陽山居》,都是描寫勤思齊的。? 目前,安徽省和縣生活勤姓有300多人,由于文革原因將老譜遺失了,我多處查考勤姓起源,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,2009年3月聯系到湖南勤姓人,于今年5月1日去湖南瀏陽實地考察,有幸看到了300多年前的老譜,基本上考證了,湖南勤姓也是從和縣發源出去的。現如今,可能是祖輩的功德,突產生查“勒”姓與“勤”姓區別的念頭,在網上看到了勒姓尋根的資料,某種程度上勒姓也很有可能來源于和縣歷陽(因他們也記載勤思齊將軍和歷陽、和州等信息,只不過存在勒和勤的誤差)。? 關于勤姓的起源千古之迷,很快就要被破解,各地勤姓尋根問祖大團圓的愿望,很快就要實現。希望看到帖子的勤(或勒姓)姓后人,要齊心協力,加強聯系,共同為家族的團圓多做一些工作,我堅信,相聚千里、相隔千年的千古愿望一定能實現。? 我的聯系:13966370800? 郵箱:ahhxqzg@126.com
作者:114.105.71.* 回復:1 發表時間:2009-08-22 22:20:26
作者:220.168.37.* 發表時間:2009-08-23 08:29:39
注意: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、侵犯他人版權、辱罵、非法、有害、脅迫、攻擊、騷擾、侵害、中傷、粗俗、猥褻、誹謗、淫穢、灌水、種族歧視、政治反動、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。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,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。請慎重發表!網站穩定來之不易,大家一起努力,共建和諧社區!
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