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-08
1377128次
5人
15個
546個
16792人
902部
“江夏黃公墓”,究竟“墓主”是誰?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“謎”。? 九十年代以來,閩、粵二省的史學家和黃姓譜史研究者,曾作過考察和撰文探討。? 一、1994年秋,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館館長傅宋良、傅喚民,邵武市黃氏峭山公后裔聯誼會籌委會副主任黃承坤等一行,專程來潮汕考察了蓮花山的“江夏黃公之墓”。? 以后,傅喚民館長曾來信告訴我說:“是宋墓,沒署名諱;據當地有人說:‘是峭公墓!’但沒有證據。我想:如果是峭公墓,也是邵武和平峭公的分墓。好像是‘衣冠冢’。……手頭沒有史料和物證,不敢妄下結論。”……? 二、(1)江夏入閩始祖黃膺公宗史研究會編輯(黃如論總編)出版的《正本清源 光輝歷史》57頁第二章 黃公墓在蓮花山(土名燈心池),存有原墓碑‘江夏黃公之墓’,左右刻‘宣和己亥(1119年)十一月十四日丙辰安厝’。”? (2)《正本清源 光輝歷史》(227頁)第八章文物刊登:澄海古跡——江夏公墓? 江夏公墓。江夏公諱黃程字守度,自號江夏,生于公元一OO二年六月十二日,三甲進士,官居太子中舍,終于一O七四年十月廿三日,享壽七十有三歲,于宣和己亥年十一月十四日丙辰日安葬于蓮花山麓,燈心池上。每年農歷九月十五日,則有管隴、潛溪、東鄉黃氏裔孫,前往祀拜,十一月初一日(起),則有饒平、潮安、澄海、遠至揭陽、梅州、詔安、南京等地,為人數多達幾千人,車輛盈百,其況甚盛。?????黃明球摘自《泰國黃氏宗親會成立卅一周年紀念刊》(1994)? 三、汕頭市黃哲宗長,于2002年夏印刷面世的《潮汕黃氏淵源》,第15頁中載文:? 黃程的墓究竟在哪里?? 這是一個迄今還是說不清,尚未統一意見的謎題。? 據惠來周山系宗親,和澄海菊池等幾個鄉宗親的意見,說現存蓮花山之江夏公墓,即是黃程之墓。而潮汕各地其他眾多宗親,則說該墓是峭山公衣冠墓。多年來,上述兩類宗親,都依照各自認識信念,熱情虔誠地前往掃墓祭祀。? 為什么會有此不同認識意見呢?問題在墓碑的墓主人名字上,令人難于理解確認。? 該碑石是可以確認為原碑。碑文中行刻江夏黃公之墓,左右兩旁刻宣和己亥十一月十四日丙辰安厝。兩旁二行字體較中行小。? 認為是黃程之墓者意見是,說族譜明載黃程自號江夏,并載墓在蓮花山土名豬頭墓或燈心池。傳統以來,以拜祭黃程公觀念,常往掃墓。? 認為非黃程墓,而推為峭公衣冠墓者意見,說“江夏”乃黃姓人常用共用代號,黃程自應用正式或字立墓碑,豈可獨用此代號致混不清。認為峭山是潮汕大多數黃氏公認共祖,是先宗賢經營的峭山公衣冠墓。估計黃程之墓應另有所在而暫未被發現。原有景道公墓道碑,碑文傳承有存,然碑石屢尋找未得。碑文對墓址記述又欠精確可辨,實屬遺憾!……? 近期,據江夏公墓附近農村一外姓老人說,他的鄉人一直傳說的江夏公墓,是古代某位黃姓官員,營葬袍靴后遷移往廣州,年久而子孫失記或路遠無來認拜。姑錄供參考。……? 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“江夏黃公之墓”不是“黃程之墓”!《正本清源 光輝歷史》57頁、227頁及《潮汕黃氏淵源》15頁所記敘、論及“江夏黃公之墓”墓主即黃程。依據不足,均不可取!因為,筆者查閱了《潮州府志》,在《潮州府志》中,關于黃程的出身、官職及墓址,已有明載。無容置疑,應依照《潮州府志》的記載為準確。那么,“江夏黃公之墓”究竟是誰呢?探究的線索尚有兩條:1、是否是峭山公的“衣冠冢”?我認同傅喚民館長的推測(“猜論”),和黃哲宗長寫的:“而潮汕各地其他眾多宗親,則說是峭山公衣冠墓。”2、黃哲宗長寫的第三個疑點:“近期,據江夏公墓附近農村一外姓老人說他的鄉人一直傳說的江夏公墓,是古代黃姓官員,營葬袍靴后移往廣州,年久而子孫失記或路遠無來認拜”。? 除此上述兩條存疑線索外,尚未尋有其它翔實可靠的史料和物證。故想解開這座距今986年的古墓的“謎”底,有待于閩粵兩省熱心關注此墓的史學家、考古學家和本姓賢哲進一步探入調查研究(特別到蓮花山毗鄰各縣的鄉村采訪,拜民間長老為師)。從“地方志史”、“譜牒”記載,“民間傳說”、“實地勘查”(尋找物證)……等等方面,做大量細致的搜集、考察工作,獲取有第一手材料后,再加分析、研究、探討,方能找出答案,得出正確的結論。? 盡管“江夏黃公之墓”之“謎”,尚未能解開,而這座古墓及澄海觀音山的黃程墓,同廣東曲江的“張九齡墓”(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)、福建邵武的“黃峭墓”(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),同樣是國家文史寶庫中的珍貴遺產。“潮汕黃氏宗親會”、“澄海江夏海內外宗親聯誼會”,應積極向市(或省)政府申請,要求將蓮花山的“江夏黃公之墓”和觀音山的“太子中舍黃程墓”,列為市級(或省級)文物保護單位。? (作者系原廣東揭西縣文化館館長、作家、著名譜牒學家)? 附:黃程墓在澄海縣觀音山?《潮州府志》卷二十六 選舉上 載:黃程 海陽人 天圣五年丁卯 正秦第三甲官太子中舍? 《潮州府志》卷十七 載:塋墓附 [宋]太子中舍黃程墓在中外莆都觀音山? 《潮州府志》卷十三 都圖 四十五 四十六 載:澄海縣 中外莆都 六圖糧里一白圖四民里 一凡十三村? 華 富? 縣西北五里? 官 湖? 縣西北七里? 下 坑? 縣西北七里? 上 坑? 縣西北七里? 石 牌? 縣西北七里? 斗 門? 縣西北七里? 東 頭? 縣西北七里? 后 溪? 縣西北十里? 石斗坑? 縣西北十里? 仙人橋? 縣西十里? 渡 頭? 縣西北十五里? 《潮州府志》卷十六 山川 五一? 澄海縣 山 記載:南峙山又名觀音山 距城北十五里 高百余丈 周圍十余里有墖山寺 宋紹興三年建? 《潮州府志》卷十六 山川 五三? 記載:觀音山距城西北十三里 水吼山西 高十五丈 周圍二里 上有觀音祠 久廢。
作者:黃德城 回復:0 發表時間:2009-09-28 20:06:40
注意: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、侵犯他人版權、辱罵、非法、有害、脅迫、攻擊、騷擾、侵害、中傷、粗俗、猥褻、誹謗、淫穢、灌水、種族歧視、政治反動、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。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,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。請慎重發表!網站穩定來之不易,大家一起努力,共建和諧社區!
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